蔡崇达:我写的不是故乡是人心

发布日期:2025-02-02 22:48    点击次数:81
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

10年前,一部散文集《皮囊》称得上“横空出世”,让来自福建沿海小镇的蔡崇达进入文学的视野。后来,长篇小说《命运》和小说集《草民》陆续出版,与《皮囊》合称为“故乡三部曲”。蔡崇达与东石镇,为文学地图贡献了独特的角落。

据说,现在泉州市东石镇的吉祥物就是一只黑狗,名叫“黑狗达”,出现在小镇的大街小巷,包括公交站亭。蔡崇达笔下的主人公在故乡有了具象的投射,当他再度动笔,写的还是故乡,这一次,不是人,是动物。

2024年岁末出版的《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》,讲述了在外婆离世后的孤单日子里,童年的“黑狗达”遇到了人生中最开始的好朋友:鸭子小白、母鸡阿花、花猫黑咪、兔子佐罗、鸽子米点、小狗阿黄。

在接受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专访时,蔡崇达说,他之所以想讲出这些故事,是因为它们当时就让他明白,后来也时时提醒着他:“这世间总有某部分是在意着我的,这世界总有些部分是试图陪伴我、和我交朋友的。”

蔡崇达。受访者供图

中青报·中青网:你的“故乡三部曲”都是围绕你的故乡东石镇,《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》也是写童年。童年和故乡作为你写作的起点,你觉得可以走到多远?

蔡崇达:说实话,如果要走,可以走一辈子,很多作家一辈子就在写他的故乡。但我在写《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》的时候,并不是为了写故乡,而是在真正理解儿童文学的本质之后,我想要创作一部作品——儿童文学要呈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底层逻辑和基本模型。